相機的快門,常見的有兩種,分別是鏡間快門與簾幕快門。

“鏡間快門”顧名思義,即裝置在鏡頭中間的快門,結構如同光圈,開合的方式也如同光圈,由合金或碳纖維葉片交疊並以同心圓狀的開合控制曝光的時間。因為按下快門瞬間,同一組快門必須迅速完全打開,完成曝光後又必須反向關閉,所以傳統的鏡間快門,極速不夠快。

簾幕快門則由兩組交疊的葉片(如同百葉窗或是折扇)組成,置於反光鏡及感光元件(底片)之間,拍攝前第一組葉片張開,關閉快門,阻止曝光,另一組則收合隱藏於快門下方,當按下快門時第一組葉片收合,躲藏於上方,開始曝光。待曝光完成後,則由第二組張開,關閉快門,完成曝光動作。一組負責打開快門,一組負責關閉快門,開與閉皆朝同一方向(由下而上稱縱走式,由左而右稱橫走式,前者較快,為現代快門之代表形式),所以速度可以更快。

簾幕快門為了執行更高速快門,在一定的快門以上,第二組葉片未待第一組完全打開就開始執行關閉動作,速度愈快,兩組快門的距離則愈接近,原理很類似影印機的掃描,如此雖然可以提高速度但卻約束了閃光燈的使用,因為閃光燈為瞬間光源,無法以掃描方式拍攝(新式閃燈已經可高速頻閃支援高速同步,但減損出力很嚴重),所以必須限制在“第一組葉片全開後第二組再執行關閉”的快門速度以內,其最高的速度,定義為“閃光同步快門”。

簾幕快門雖然極速高於鏡間快門 ,但是卻有閃燈同步的限制,而鏡間快門雖有極速不夠快的缺點,卻沒有簾幕快門掃描式攝影的問題,所有的快門皆可與閃燈同步!這也是鏡間快門常裝置於不強調高速記錄影像的中型或大型相機,或是無處裝置簾幕的較小型數位相機的主要原因了。

 此相機無簾幕,配備鏡間快門,如以下示意圖
 鏡間快門由多片葉片如同光圈交疊而成,以同心圓狀開合(此二圖為光圈樣貌)

配備簾幕快門的SLR,此圖僅見已曝光完成,關閉快門的第二組葉片,右邊鉚丁連接傳動支架,左邊則於滑軌內自由滑動,拍攝前將收合在下方夾層